跳到主要內容

2018夏義大利-佛羅倫斯

一直猶豫佛羅倫斯的首圖要放畫還是風景
最後決定還是放個畫(然後又開始猶豫要放維納斯的誕生還是春神)
雖然維納斯比較有名但是因為私心比較喜歡這幅所以還是放春神(圖片來自wiki)



抵達威尼斯車站後
因為要轉搭法拉利高鐵前往佛羅倫斯
因為車程大概兩個小時左右 
所以就在車站買了三明治當午餐打算在車上吃
這次搭的艙等是PRIMA就類似台灣高鐵的商務艙
還有一個更高級的CLUB艙

上車後有車務員推車來給了飲料和零食(拿到花生)
這點跟台灣高鐵商務艙也一樣
另外座椅上還搭載了充電座 趁機幫手機充電一下

但列車開到一半廣播說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所以我們中間轉車了一次
一群人下車後就往那一輛車狂奔
雖然兩台都是法拉利高鐵
但因為新舊款的關係 座位配置無法讓每個人都有座位
導致車上氣氛有點怪
外國人氣PU PU要我們拿票出來
可是車掌說有座位就可以坐啊
體會到義大利人隨性又不可靠的一面

後來還有一趟高鐵還碰到兩個警察坐了我們的位子
講了之後還是死不走
只好請車掌出動請他們移駕

離開威尼斯之後來到佛羅倫斯
從車站要走進古城有段距離
但是沿途的風景都好漂亮
從下車開始我就不斷覺得這些雲朵也太有戲了吧
可是今天真的好曬


漂亮的市景
這裡是 新聖母瑪麗亞教堂廣場 (Piazza Santa Maria Novella)
玫瑰滿開



名品店林立
每棟建築都充滿歷史氣息

路邊建築內裝飾的雕像

這裡真的無法拍下每一尊看到的雕像
數量驚人的龐大

佛羅倫斯歷史中心於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街上突然出現一座旋轉木馬
整座城市瞬間洋溢樂園歡樂的感覺
上面的圖案也好有藝術感
跟一般旋轉木馬完全不一樣


佛羅倫斯的皮件相當有名 從店家到攤販 許多都在販賣皮件
甚至還有專門的的皮件市場
皮件上常看到象徵佛羅倫斯的鳶尾花紋章(鳶尾花也是佛羅倫斯的市花)

走著走著抵達領主廣場
廣場上可以看到醒目的鋸齒狀建築維奇奧宮(Palazzo Vecchio,又稱舊宮)
右邊還有擺滿雕塑品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

舊宮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市政廳 
厚重的羅馬式建築 開垛口的堡壘 
使其成為托斯卡尼最宏偉的市政廳

可以看到迴旋而上的階梯 撞鐘和金色獅子
頂端的就是鳶尾花紋章


這座被Medici家族給成就的文藝復興城市
由美術館 博物館串連並落在托斯卡尼省中心

Medici家族因銀行金融事業飛黃騰達
進而躋身政治界 宗教界
家族中還曾經產生了多位教宗及歐洲皇室成員

我們首先參觀了烏菲茲美術館
導遊的名字已經忘記了 只記得Vicky叫她大美女
那就簡稱大美女導遊好了XD

在這邊發生了個插曲
就是有團員的錢包被扒了
推測可能是在火車站就被下手了
義大利的治安真的好糟糕啊

回到烏菲茲美術館
 義大利文中「Uffizi」指的是辦公室
可以知道美術館的前身即是佛羅倫斯的市政司法機構辦公室
於1560年動工 至1581年完工
烏菲茲美術館被譽為「文藝復興的寶庫」 是義大利美術館中最大的一座
最初存放文藝復興時期最大贊助者:Medici家族的私人收藏
後因Medici家族後繼無人 
最後一位直系後裔Anna Maria Luisa de'Medici便將它捐贈成為公共美術館

進美術館是要過安檢的
而且後背包不得進入
看到外面大排長龍就覺得可能要花很多時間等待
不過大美女導遊熟門熟路的
東鑽西鑽點頭招呼沒花多少時間大家就順利入館了

連寄放後背包的地方都有那麼美的天花板是要逼死誰

入館後沒有馬上開始今天的美術課
而是體育課
一開始我們就爬到最高層樓(也是有電梯可以搭就是了)

兩邊的長廊都是一間一間的展覽室
但長廊沿途都擺了雕像跟畫作
超級精彩 令人眼花撩亂
也展示有各國皇帝的畫像 中國的康熙也在裡面
但畫得實在比較像太監 康熙不喜歡 
所以這畫就沒留在中國 成為這裡唯一一幅華人像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大美女導遊介紹的幾幅畫
就不照先後順序了
雖然現場有拍一些照片但品質都很爛
所以以下畫作照片都是請WIKI贊助播出XD


首先是門票的圖案
聖母,聖嬰及兩位天使(Madonna col Bambino e due angeli,Filippo Lippi,1460-1465)
聖母與聖嬰在文藝復興時期經常被藝術家拿來當作繪畫的主題
單是拉斐爾一位畫家就畫了超過 300 幅

這幅全家福畫像被認為是代表菲利浦利比(Filippo Lippi)最高成就 也最富於感情表達的作品之一
畫家自幼就失去了雙親 成為了修道士 然而卻戲劇性的愛上了修女布提
由此放棄事業 展開一段禁忌之戀

這裡展出的很多話都屬於蛋彩畫(Egg Tempera) 是15世紀的歐洲繪畫方式
盛行於文藝復興初期 主要是將雞蛋混入繪畫顏料當中來繪畫


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Primavera(春,Sandro Botticelli,1482)

《春》的場景是在一個優雅而安靜的樹林中
畫面中央的是維納斯 上方有著正在拉弓準備射箭的愛神邱比特
維納斯的右手邊有三位沐浴在陽光中 牽著手跳舞的女神 
分別是阿格萊亞  賽萊亞攸夫羅西尼(分別象徵華美 貞淑  歡悅)

維納斯左手邊則是季節女神弗羅娜(Flora) 後方跟著春神及風神
畫面最左邊的是神的使者墨丘利 他正揮舞神杖驅散象徵冬天的陰霾
這件作品中女性都挺著大肚子 象徵多產
畫面底部如茵的草地上盛開著分屬170個品種的500多朵鮮花

整幅作品充滿詩意及清透感
不使用大量花卉等春天的元素佔領視覺
卻讓人有種冬去春來的感受



再來是超級有名的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Sandro Botticelli,1484-1486) 
這幅畫所描繪的是碧波蕩漾的海面 升起一只蓮花似的大貝殼
上面站的一位金髮美麗女郎 也就是從海洋泡沫中誕生的維納斯女神

  畫面背景飄落幾許花朵以示大地慶祝維納斯的誕生
左側的西風之神與山林女神正對準維納斯的玉體吹拂暖和的西風送她飄向岸上
象徵著生命的開始
右邊的花神芙洛拉正展開一件紅色繡花披肩在一旁 等候女神的到來 
以為她妝扮 彩繪亮麗的人生
(說明節錄自這裡)

這幅畫的人物表情我都不太喜歡
但是花朵飄落的畫面和作者追求描繪下那一剎那的感覺都很美

接著是達文西的天使報喜(Annunciation,Leonardo da Vinci ,1472-1475)
這幅圖畫中 達文西結合了線性透視法與大氣透視法
讓觀賞者的視線被帶到飄渺的遠方
精緻的石桌好像真實存在 也可以看出達文雕刻方面的長才
這幅畫另一個觀賞的重點是聖母瑪利亞的表情
和以往這類題材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以往的聖母瑪麗亞多表現出領旨的順從感
但這幅畫的聖母瑪麗亞透過手勢和表情彷彿在說"等一下!讓我考慮一下"的樣子
算是作者對宗教的挑釁嗎(?)



再來是三博士來朝(Adorazione dei Magi,Botticelli,1475-1476)
畫中所有人物幾乎全是Medici家族的重要成員
這幅畫中可以看到其中一個人跟其他人視線完全不一樣
好像在跟觀眾互動一樣
也就是這幅畫中最右邊那位 其實就是畫家本人



離開威尼斯居然再次看到提香的作品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 Titian,1538)
除了美麗的提香紅
還可以看到床尾躺著一隻熟睡的小狗 隱喻女性的溫馴忠誠




然後是米開朗基羅的聖家庭與聖約翰(Tondo Doni,Michelangelo Buonarroti,1504-1506)
米開朗基羅以人物「健美」著稱 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
這是米開朗基羅在畫架上完成的少數作品之一
值得一看之處在於畫家筆下聖母瑪麗亞衣裳及裙襬柔軟的視覺效果
還有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眼神間的交流


接下來是有點血腥的作品
茱蒂絲割下赫羅菲尼斯的頭顱(Giuditta che decapita Oloferne,Artemisia Gentileschi)
這是烏菲茲美術館內唯一一位女性畫家簡提列絲基的作品
作者因年輕時曾被老師強暴產生心理創傷 使得作品中充滿以女性復仇為主題的作品
在這幅畫表現的特別明顯
生動描繪出男性恐懼的表情及鮮血從頸部噴洩而出的樣子
在充滿戲劇性的光源的引導下顯得恐怖而暴力



然後是卡拉瓦喬的梅杜莎(Medusa,Caravaggio,1598)
梅杜莎的故事耳熟能詳 
大意是梅杜莎本是一位美女 因為膽敢和雅典娜比美而得罪雅典娜
雅典娜憤而將她的滿頭秀髮變成毒蛇
梅杜莎因自己美貌被毀心生怨恨 眼露兇光 誰見了都立刻變成石頭動彈不得
英雄柏修斯奉命去取蛇髮女妖梅杜莎的項上人頭
找到梅杜莎以後一劍砍下她的人頭放入魔袋裡獻給雅典娜

這幅畫很有趣的地方是畫家用自畫像的方式表達了梅杜莎

最後一張以拉斐爾的帶金翅雀的聖母做結
(Madonna of the Goldfinch,Raphael,1505-1506)(畫的部分終於要結束了...喘)
金翅雀是耶穌受難的象徵 就這樣被放在看來僅是兒童玩耍的場景中
三角形構圖(讓畫面具有強烈的穩定感)及背景是模仿自畫家的偶像達文西

烏菲茲美術館以前是不能拍照的
但從2014年後就開放了
但裡面的經典真的太多 而且裡面人潮洶湧 某些作品還有防彈玻璃保護
網路也找到可以超級清晰的大圖
所以其實盡量用雙眼來欣賞就好了
這裡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可以親眼看到這些曠世鉅作的原作
把以前歷史課本跟美術課本的圖片都重新複習一遍

在美術館內還有一個窗戶可以看到佛羅倫斯著名的老橋
橫跨阿諾河上的維奇歐橋(Ponte Vecchio)是佛羅倫斯最古老的一座橋
羅馬時期就已經存在
橋上的店鋪最初為肉鋪 現在則多半是珠寶店和旅遊紀念品販賣店
老橋也被認為是義大利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閉拱肩圓弧拱橋

另外還有一個露臺可以近距離欣賞舊宮

這個露臺其實也能看到聖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的紅色圓屋頂
但因為圍欄遮住 所以拍起來比較不完整

接下來離開美術館 來到領主廣場的舊宮前可以看到大衛像的複製品
雖然這尊是複製品
但它是第一尊複製品
所以就歷史上和藝術價值上還是有一定的地位
米開朗基羅26歲時就以大理石一體成形完成英勇投擲石塊決戰巨人哥利亞前姿態的大衛像(1501-1504)
手和頭的比例都有點過大
不過也有一說是強調他的智慧和力量過人

旁邊還有兩組雕像
大衛像右手邊可以看到由 Baccio Bandinelli 所雕刻的大力士與卡庫斯 Ercole e Caco
人氣就沒那麼高

皇宮旁有座雕刻家Bartolomeo Ammannati的作品 海神噴泉(Fountain of Neptune) 
可惜適逢整修
圖片依然來自WIKI
據說佛羅倫斯人覺得這噴泉很醜 諷刺地稱它為「白色的巨人」
16世紀末甚至還用噴泉來洗衣服
米開朗基羅甚至認為作者浪費了一塊美好的白色大理石。

所以沒看到似乎也沒差(?)

舊宮旁邊是擺滿雕塑品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

在這裡最醒目的就是英雄柏修斯取下蛇髮女妖梅杜莎的人頭像

腳下還踩著梅杜莎的身體
如果這不是霸凌 那甚麼是霸凌

接著我們走往聖母百花大教堂

路過但丁故居
地上還有但丁的頭像 灑上水痕後特別清楚
據說是讓遊客低頭觀賞的時候
也同時向這位偉大的詩人鞠躬致敬(如果這不是心機重那什麼是心機重)




聖母百花大教堂就在前方

聖母百花大教堂
 歌德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296年 由建築師阿爾諾夫·迪·卡姆比奧設計
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著名的圓頂建造
1436年最終完工

這趟來義大利居然看到了世界上前四大教堂中的其中三座
分別是排名第一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排名第二的米蘭大教堂 以及第四名的這座
(有些排名不太一樣 好像有點爭議)


可以看的出來人滿為患
可是還是好美

抵達之後我們沒有馬上逛教堂
因為重點是買蕾莉歐啊(誤)

不過媽媽大人因為有慣用的牌子跟產品了 所以居然在蕾莉歐空手而歸
接著開始逛教堂周邊

首先看一下教堂的建築群

(照片一樣出自WIKI)
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 
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
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


直著拍跟橫著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聖母百花大教堂西側是八邊形的洗禮堂(Baptistery),
這是洗禮堂的天堂之門

天堂之門共有十塊舊約聖經故事的浮雕銅板


教堂有一部分正在整修中
外面也有很多賣畫的攤販
在這邊要小心的是有些攤販會很惡意的把畫平攤在地上
而且很明顯就是要讓人不小心踩到
只要踩到就會被要求買下這幅畫
所以東張西望感嘆之餘也要小心腳下不要踩到這些畫

把顏色去掉
更能看出建築結構和外面大理石拼成的圖案多美

這張應該是想拍到底有多擁擠

教堂以奶白色、濃綠色和粉紅三色大理石鑲嵌的外牆立面美輪美奐

磚紅色的圓形屋頂據說在建造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圓形屋頂建築

主教座堂(左二)、聖若望洗禮堂(左一)和喬托鐘樓(右一)的合照


每個角度都好漂亮

拍得差不多了就回到市政廳廣場附近逛逛


雖然逆光但覺得很漂亮還是硬拍了


科西莫一世騎馬雕像Statua equestre di Cosimo I de' Medici
終於不是艾曼紐二世了

雕像與舊宮合影
前面那個鷹架搭的棚子就是海神噴泉所在地


這張鷹架更明顯了
不過我是想拍馬車

在這廣場旁還逛了一間滿有特色的GUCCI博物館
叫昨GUCCI GARDEN 查了一下似乎是2018年1月開幕的
裡面除了華服包包鞋子之外 還有餐廳跟藝廊
但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有一區是文具店啊
裡面有筆記本 明信片 音樂盒 火柴盒這些
假文青一定會很喜歡
網頁在這裡
有興趣的話到佛羅倫斯有機會可以來逛逛

逛完佛羅倫斯後我們去吃了中餐當晚餐
不過這裡的中餐不是我們熟悉的家鄉味 有點可惜
尤其是第一道酸辣湯 勾芡是否太OVER
這也是唯一的印象
雖然當時覺得吃中餐何必拍照
但現在卻覺得沒紀錄到有點可惜
感覺這部分的記憶未來就會完全消失了...
(是有甚麼好惆悵的啦)
(奇怪欸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9夏奧捷-國王湖(königssee)漫遊

承上篇我們 搭船來到St. Bartholomä站

2019夏紐西蘭-庫克山隱士飯店(THE HERMITAGE HOTEL)

看天空裡浮雲悠遊 羨煞了我的不自由 (跟著唱的請注意 已經洩漏了你的年紀)

2019夏奧捷-鹽洞礦坑探險之旅(Hallein Salt Mine)

我覺得這裡最好玩的就是溜超長木滑梯啦 (圖片來源: salzwelten.at 官網)